 |
精品专线 |
 |
|
联系我们 |
 |
电话: |
021-66083649 |
|
021-66083796 |
|
021-66083797 |
|
021-66083795 |
|
021-66083596 |
传真: |
021-66082638 |
手机: |
15601851830 |
|
13166003633 |
邮箱: |
linghanwuliu@126.com |
|
|
 |
 |
新闻中心 |
|
这是压垮钢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
来源:上海物流 发布时间:2010-7-6 点击数: |
|
7月1日,现代物流报记者连线国内某信息网站总监马力。马力分析说:“从清单看,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不少为‘两高一资’产品。上海到长沙专线 此次调控力度前所未有,显示了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定意图。” 近期价格下跌,远期出口下降 李斌说,去年他们的出口量是20多万吨,今年上半年已有8万吨,但以后能有多少量,真的不敢说,在效益不乐观的情况下,很可能就放弃外贸,转型做内销。“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贸易企业,都将产品转到国内市场,对流通领域绝对是一种新的压力,价格也不会乐观。” 这对整个钢材市场来说,在短期内自然是个利空,将加大钢材市场销售压力,何况目前钢市尚处于疲软、低迷态势,钢材出口退税在这个时候出台,对贸易商的心理影响自然不少,“指望近期钢价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了。” 按照出口退税率9%测算,仅上述3个品种的钢材,在1~5月份退税金额就近9000万美元。出口退税的取消,无疑对该省钢材出口竞争力构成威胁。而且,下半年钢材出口形势、钢企盈利前景也都将面临大考。 做了多年外贸的李斌担心,如果出口量遭遇障碍而上不去,必将会对国内钢材价格带来不利影响,钢价波动也将频繁而加深,进而使负面影响波及整个钢铁行业,出口方面,很可能会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 对“量价齐跌”的判断,马力不太认可,他认为,“出口量与国内外价差及需求联系密切。2007年下半年,为抑制出口,就曾取消热卷出口退税并征税5%,但出口量并没回落多少,而且,在2008年8月还创下历史新高。所以,影响最大的,还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没有需求,价格再便宜也没有用。在有需求的基础上,价格有优势,出口量自然会比较大。” 分析人士认为,出口退税的取消可能使得部分钢企盈利状况恶化。比如说,以大型H型钢为主打产品的莱钢和马钢。 利用资本工具,创新经营模式 现在的市场,在贸易商、钢厂都亏损的情况下,钢贸商只能控制库存,减少从钢厂的订货量,让钢厂把产量降下来。李斌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期货市场做了安排,期望能够成功套保,以免在未来价格下行中巨亏。 当前,在众多利空因素下,钢材贸易企业如何应对?如何调整经营策略?6月30日,业界资深人士包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钢贸商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改变经营模式,创新盈利渠道。单纯的上家拿资源,转手卖给下家,自己中间拿差价的模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钢贸商要向服务商转型,在服务中赢得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服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是加快向深层次服务转型。时下,上海一些大型钢贸企业,正通过开发现代钢铁贸易物流体系,组建集钢铁加工、仓储、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大型加工配送中心,形成区域配送规模,向上延伸,与钢厂建立直接联系,稳定货源和大幅节省成本,获得优价资源。 三是通过钢材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个性加工等二次加工,技术解决方案、统筹物流专业化配送等节约客户成本和产品周转时间,降低客户原材料库存跌价的风险。显然,钢贸产业深化和产业延伸,使用户逐步向零库存过渡,以规避市场中的不确定风险,将成为在新形势下,钢贸产业保持竞争力和领先优势的转型趋势。 四是联动发展,不断创新。一些经营者认为,创新的着力点,就是开拓钢铁的新应用领域。以前不用钢铁的地方,现在能不能用钢铁替代?这是钢铁行业和钢材流通企业未来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一个创新机会点。 退税新政,钢铁业的远期利好 钢材出口退税取消或下调,就短期而言,将会使钢材市场继续震荡,特别对板材市场,可以说是大利空,后期的出口可能减少,更多的资源分流到国内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凸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