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长沙专线“每年年初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去年的历史记录以及市场环境制定今年的生鲜采购计划,”王增庆告诉记者,“每季果蔬即将上市的时候,超市发的采购团队会到直采基地考察,对年初制定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微调”。
就在今年6月中旬,河北张宣地区蔬菜即将上市的时候,超市发果菜配送中心经理于平率领四名采购人员考察了签约农户的蔬菜种植情况。
凌晨五点多的时候,在北京四环道路货运车辆开始限行之前,超市发满载商品的车队相继驶出位于海淀区皂君庙的配送中心。车队的大部分车辆开往超市发在北京内各个门店,等待验收人员进行商品的清点和验收,而另一些车辆则通过北京南五环驶向河北方向。
http://www.changshawl.cn/zhuanxiansix.htm 在中午之前,这些驶出北京的车辆来到河北省承德以及张宣地区,在这里共有十五家门店等待补货。卸货完毕后,车辆并不急于返回北京,而是开往周边固定的收货地点。在那里,超市的果蔬供应商(主要是当地比较有实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已经按照订单的要求备好货等待车辆的司机进行清点、装货。而这些果蔬供应商早在前一天下午接到超市发的下订单,供应商负责人与超市发采购经理电话沟通好次日采购商品的品种、规格、采购量以及价格。
每位司机跟随一名装卸工,帮助司机清点和搬运商品。当天下午,司机收货完毕后返京,并在晚上回到北京的配送中心,将采购来的生鲜商品置入0℃的恒温库,等待第二天分配到北京市的每家门店。由于这些供应商与超市发合作多年,相互默契程度较高,不需要采购人员亲自前往押车和验收货物,这一过程交由司机和装卸工来完成,减少了人员成本。
为了降低生鲜商品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损耗,商品一般会在一天时间内售完,每次采购的生鲜商品具有品类多、数量少的特点。因此,除了促销和必要的囤货之外,每辆配送的车都是同时装载多种商品,比如河北尚义县的白萝卜、崇礼县的彩椒、沙城的西红柿等当地特产。超市发内部称这样的装载方式为“花车”。花车体现了超市发充分利用车辆资源,降低物流成本的理念。
http://www.changshawl.cn/zhuanxianseven.htm “这就是我们的双向物流模式。给外埠门店配送商品的车辆在返程时承担了给总部配送生鲜的功能。”超市发副总经理王增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每年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炎热的夏天。在温度的促使下,北京周边如河北邯郸、固安、大兴、通县等地的蔬菜相继上市,超市发的生鲜直采团队就地取材,进行源头采购;7月至9月中旬,太阳直射逐渐南移,张家口、宣化、内蒙等地的反季节蔬菜上市,超市发的生鲜采购队伍又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这些区域;9月到次年春天,山东寿光、青州等地温室种植的西红柿、黄瓜、茄子、大蒜等蔬菜又成为超市发生鲜商品的主要来源。
整个考察大约需要两天时间,于平的团队要完成以下的工作。首先是考察签约农户蔬菜的种植情况,制定今年蔬菜的包装规格和采购标准以及采购量;其次,观察周边区域同类蔬菜的种植面积以预测今年该类蔬菜的价格趋势;再次,根据供应商的产量和品质来制定这一季的蔬菜销售计划;最后与农户签订这一季的意向合同。
这一工作完成后,随着该产区蔬菜逐渐成熟、上市,超市发的订单便不断发往该产地的供应商。这一季的生鲜采购陆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