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在朱新强看来,想做好物流,上海到长沙专线 首先要搞清楚现代物流的实质就是供应链管理,物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内部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一方面通过集中规模采购,掌握话语权,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发挥整合互补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寻求新的市场机遇。 国龙物流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和设施,盘活存量资产”以及“渠道建设”这两个极为关键的切入点,从根本上保障了国龙物流的强势起步。 说到“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和设施,盘活存量资产”,朱新强向我们解释,一方面是指从最具规模优势的资源入手,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先把核心业务做强,再把蛋糕做大。朱新强在种类繁多的内部需求物资中,选择了煤炭、钢材、木材、油品等大宗原材料,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总量大、规模和带动作用显著;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设施,通过整合和资产划拨等多种手段,提高场地和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各种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运转。 随后,朱新强又把“渠道建设”提上了日程。他说,必须改变物资供应部门门庭若市的局面,建立直供渠道,不仅可以保障货物的质量和供货的稳定,还可以利用规模优势,拿到最优惠的价格,为外部市场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渠道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把原来的中间环节变成自己的下游客户。 在他的带领下,国龙物流先后与国内知名企业和大型煤炭基地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贵州等地打造了煤炭供应基地,构建了稳定高效、质优价廉的煤炭、钢材供应链。目前,煤炭及钢材主渠道80%实现了直供,国龙物流也完成了与中间供应商的角色转换。 通过科学的运作,2009年国龙物流初步搭建了资源型企业大物流框架,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位居河南省物流商贸企业之首。
谈及国龙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朱新强十分肯定地回答到:“在未来3~5年内,国龙物流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强势发展和强势腾飞,完成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从商贸物流向园区物流、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这三大转变。” 朱新强清晰地意识到,目前国内物流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必须充分利用未来3~5的时间,完成国龙物流质的飞跃,总的方向就是“三大转变”。 首先,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不断增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控制力,发挥物流产业的联动和催化作用,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乃至智慧流的高速运转。 其次,是要为国龙物流充实实体支撑,根据河南煤化集团的产业布局,构建区域性物流节点,通过园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 最后,在充分整合河南煤化集团物流资源和设施的基础上,拓展外部市场,提供社会化服务,打造河南省的工业品超市。
2010年,国龙物流翻开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煤炭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资源整合、园区规划等重点工作齐头并进,多点开花。一个集园区、运输、仓储、加工、港口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的国龙物流已经初具雏形。 据了解,河南煤化集团的煤炭产品主要为高炉喷吹煤和主焦煤,其下属的化工企业每年生产所需的近千万吨煤炭,主要通过国龙物流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外购。 国龙物流综合考虑产品流向、运输条件、储存加工能力等因素,从挖掘现有设施和场地的潜能入手,对焦作地区几个报废矿井进行了实地调研,完成了煤炭战略储备基地的整合工作,为发展煤炭物流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在朱新强看来,建设煤炭战略储备基地,可谓“一举四得”。一是可以拉近供应基地与成员化工企业的距离,缩短供应周期,缓解因天气、运输等不可抗力造成的供应紧张,充分保障化工企业生产所需。二是有效平抑生产波动,打破煤矿在坑口储备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之维持相对平稳的生产节奏,从而降低煤炭生产固定成本。三是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丰富企业的盈利模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企业整合“1+1>2”的效果。四是利用科学配比和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做好掺配经营和淡储工作,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盈利能力。“我们基于内部资源建立煤炭战略储备基地,是对物流产业与核心主业联动发展的一种尝试,体现了物流产业对实体经济的催化作用。”朱新强表示。可以说,建设煤炭战略储备基地,也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此同时,国龙物流在运输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在朱新强眼里,物流的基础是网络,支柱是运输和仓储,因为网络是点和线的结合,仓储是点,运输就是线,线的延伸能力,决定了网络的布局与覆盖面积。 目前,国龙物流已经掌握了400多台车辆的运力,下一步,他们还要进一步增强运输能力,并完成对重要的内河港口的整合重组,打造洗精煤集运中心。另外,利用与沿海港口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口岸物流,在大宗物资的多式联运方面进一步拓展。 2010年,国龙物流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截至目前,以轴承为特色,以煤炭、钢材、汽车配件仓储配送为主营业务的洛阳物流园区,已近完成了规划设计和征地等前期工作。郑州钢材剪配中心、郑州内陆无水港等项目也在抓紧对接。而现在,国龙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组有关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了新疆哈密,加紧落实河南援疆项目,对在当地建设煤炭物流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